今天的编辑要向大家讲述古代皇帝回到宫殿的故事。 看过古装剧的人,皇帝出宫、回宫的队伍越来越大,可以看到很多人堂堂正正的场景。 那么,古代皇帝移动的舞台是多少呢? 由于古代缺乏摄影技术,现在只能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两年回来的罕见历史照片中得知一点。
在这里插入一句话,首先介绍一下回銮是什么。 古代皇帝和王妃外出乘坐的车辆被称为“銮驾”,皇帝和皇后外出回宫被称为“回銮”。 例如,在小说《红楼梦》的第18回中,他写道:“众人谢恩已经完成,执事启示说:‘时已丑正三刻,请回到銮。’” 王妃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开始攻占朝阳门。 15日凌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当时,为了掩盖逃往全国的行为,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罪己诏》,“暂定巡访太原”、“这次离开北京,能看到世界,非常开心! ”。
展开全文
1901年7月25日《辛丑条约》日签订,西方列强停止军事攻击,避难西安的慈禧太后开始准备返回宫殿。 并将其回銮时间定为光绪二十七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901年9月6日)。 为了沿途安全,当时配备1万多人的清军沿途警戒,同时为了自己的休息,在“回銮”沿途设立了多个大小行宫。
慈禧和光绪回銮回到北京,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河南巡抚影霖按照清廷官方要求,两宫銮经过的道路均拓宽、平整、洒水,上面覆盖黄土,道路两侧每隔十余步设水槽,积水清水,说明龙干道不行。 沿途设有多个大小行宫,每隔约60里设一座大行宫以备住宿,称为“宿站”,两座大行宫之间设有小行宫以休息,称为“尖站”。
由于当时老百姓日常没有看到皇帝的移动场景,銮驱通过附近的老百姓争相前来观看。 两宫銮还没到,太监骑马开道,指挥两边的人,都跪下迎接。 然后护卫骑兵,重整龙旗,护卫伞扇,御前大臣和侍卫并肩走了。 弥漫着香烟烟雾的檀木香炉后面是一个承载着慈禧、光绪的大篮子。
其中,光绪乘坐的轿子在前,慈禧太后在后。 12月26日,两宫抵达直邢台,袁世凯前来迎接,表示慈禧太后愿意坐火车进京。 那时,外国公使恭迎太后,慈禧太后答应袁世凯的请求。 1902年1月7日,1年4个月后,慈禧太后返回北京。 为了迎接慈禧太后回国,仅从下午门到正阳门的桥牌坊就花了13万两白银。 慈禧所过之路两侧,清军列队警戒,老百姓跪下迎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